第20章 第20章_夫君他亦敌亦友
讽刺小说网 > 夫君他亦敌亦友 > 第20章 第20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章 第20章

  监星台的司官匆匆赶来,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。

  圣上问星象与异兆,司官擦了擦汗,拿出随身带来的文书,一一禀奏。

  文书上都是记载的每日星宿变化,如二十七日星昼见、亢宿摇动生角生芒云云,司官并不清楚方才发生了什么,文书念了半天,倏忽抬眼见圣上面色不虞,将纸张抖落了一地。

  吴监官正要斥责,圣上打断他。

  “路司官,朕叫你来问话,不是听你们监星台成日看了什么星星。”

  司官一味告罪,称近些日子以来星宿变化的确不同寻常,报与上官,时至月末小郊祀,已经与太常寺筹备典仪。

  “朕为何不知,典仪的折子也没有递给朕?”

  司官沉默,抬头看向吴监官。

  吴监官掖手给圣上行了个礼,凑到跟前小声道,“陛下,自二公主去了玉真观之后,您下令星宿命理与佛道之言不许上达传报,交由各官署按例处置。”

  此时谢彦领了小黄门查清了御池之水无异样,刚走至御前,便听到这句话。

  谢彦眸光微动,波澜不显,上前禀明。

  水没有问题,鱼无故跃起,星宿异动。

  谢彦看着司官,想问他几个问题。

  “路大人,历来星宿异动或灾或祥,依监星台看,这次异动有何事要发生?”

  司官略一沉吟,“非大异动,却日日有新异象,各个星宿所代表的指向不同,实在无规律可循。”

  谢彦向他说明自己的猜想,鱼跃,昏日,问司官星宿中可有指向地动的征兆。

  司官点头又摇头,“陛下,谢大人,微臣虽未见御池鱼跃,但也观察到近几日黄昏天暗时天色有异,因为临近立冬,百姓大多没有察觉,若将这几件事放到一起,的确是地动的征兆。”

  司官说到这个份上,再也分析不出什么话来,圣上重视此事,命人夜间值守,张贴告示警示城中百姓。

  城阳公主一事很快被抛之脑后,圣上也没有再因此单独召见谢彦。

  直到七日后,正是立冬前一晚,夜半,京城中忽然乱了起来。

  三更时分,宫人静悄悄在廊下值守,大殿门前的风灯高悬,宫道上不时有禁卫成列巡逻。整齐的步伐声踏过寂静的内宫宫门,一只猫儿从御花园的灌木丛中跑了出来,发出一声嘶叫,迅速窜了过去,消失在夜色中。

  昏昏欲睡的宫人被这一声猫叫惊醒,还没站起身来,便听到殿内内寝的响动。

  圣上没有睡着,披着外裳走了出来。

  小宫女上前随侍,圣上问她是否听到了猫叫。

  几个宫人都听到了,圣上这几日彻夜难眠,没有往后宫去,一直歇在含元殿。今晚的不安感愈发强烈,挥手叫宫人去跟各宫说夜里警觉些。

  宫人还没跑出含元殿的大门,一个羽林军守卫便不顾身着甲胄匆忙跑进来。

  “陛下,城中有异!”

  各个坊巷内鸡鸣犬吠声此起彼伏,小儿啼哭不止,轰轰隆隆的雷声瞬间从云霄处滚滚而来。

  “护驾!”

  今夜同僚宴请,谢彦推辞不过,饮了几杯。

  从翟楼出来,已接近三更,身后的酒楼宴席散去,堂倌在门口替贵人牵马,就连灯笼落在地上的光影都暗了下来。

  谢彦心中记挂着异兆一事,虽然过去这些天了,始终没有动静,似乎可以渐渐放下警惕了,但他心中却愈发疑惑。

  骑马在空寂的街道上悠悠的走着,小五娘这些天听哥哥说了异兆的事情,乖乖听话在家,夜里家中也有家丁仆从守夜,谢彦并不着急回去。

  路过临近平康坊的街口,顺着萦浮在夜色中的明亮望去,似乎可以听到那里昼夜不分的欢笑曲乐声。

  谢彦继续往回走,对面的夜色里同样有个骑着马的身影迎面而来。

  他认出对方,是献俘礼救驾有功而擢入殿前司的杨茂。

  杨茂其人,谢彦略有耳闻,因不是自己直属的手下,交际甚少。

  对面的人也认出他来,立刻下马以下属礼节见过。

  谢彦出于礼貌,与他寒暄几句。

  月色下二人还没说几句话,城中各处忽然嘈乱了起来。

  谢彦立刻变了脸色,肃眉冷目,取下腰牌叫杨茂拿着立刻回殿前司官署,叫上人马上到城中集中百姓,维持秩序。

  杨茂心领神会,疾驰而去。

  此时宫中已经下钥,他的腰牌也给了杨茂带走了,无法入宫。

  谢彦没有犹豫,转身飞奔向了离皇宫不远的秦王府。

  秦王也被吵醒,从爱妾的房中醒来,叫来王府长史照顾好王府,自己准备出府查看。

  长史匆匆赶来,说殿前司谢副使在外求见。

  王府的大门开启,赵濂看到不甚明亮的月色下一人一马,沉静肃然的背影,一如他在滇地的战场上看到谢彦。

  谢彦来不及多说,翻身上马,”殿下,请速速入宫禀报,或要有地动发生!“

  语毕,雷声滚滚,天降大雨。

  谢彦不等秦王,立刻朝皇宫赶去。

  看到不远处的宫门,浑身被雨水浇透,马匹忽然自己停了下来,如何驱赶都肯再行一步。

  谢彦心一跳,下一秒,大地颤动,落在地上的雨水七零八落,在雷闪中照见了一地纵横交织的雨痕。

  地动发生的一瞬间,京城中的啸乱声从宫外传到了宫内。

  大雨中,圣上站在含元殿前,吴监官撑着伞扶着他,身后是一队羽林军。

  猜测是真的,天象有异,京城地动。

  地动的幅度不大,人站在地上,只微微感觉到头晕目眩,有些站不稳,宫里的建筑、树木花草,皆没有损失。

  其他羽林军将各宫贵人安置好,圣上很快传下去召集官员入宫以及殿前司护卫京城的诏令。

  小黄门领了旨意冒着大雨往外跑,在宫门处遇到了谢彦。

  守宫门的禁军侍卫有些犹豫,他们知道情况特殊,但不知道该不该放谢彦进宫。

  小黄门气喘吁吁说明圣上的诏令,谢彦点头,随即上马准备去殿前司。

  “谢大人,圣上也点了您入宫。”

  谢彦没有回头,“去跟陛下说,谢某先行领兵殿前司,事毕入宫请罪。”

  小黄门只好让侍卫进宫传话,自己继续去往各个大人家中宣召。

  大雨里又走近一个身影,很快进了宫。

  小黄门擦了擦脸上的雨水,心想,方才那位仿佛是秦王殿下。

  地动并不严重,皇宫内无人伤亡。因为先前就已经在城中张贴了告示,虽然夜里鸡飞狗跳,但是百姓家中并没有那么慌乱。

  谢彦指挥殿前司的兵马封锁了城门,沿着坊市街巷排查,若是遇到受损严重的民宅,便让人帮忙登记修整。

  直到入夜才脱身,去宫中请罪。

  圣上坐在书案前,没有抬头看跪在地上请罪的谢彦。

  谢彦叩首良久,才听得圣上手中的玉笔被搁下,发出清泠泠的一声响动。

  “卿何罪之有啊?”

  谢彦道,“微臣抗旨未入宫,擅自行动。”

  圣上终于抬起头来,笑着叫他起来。

  “这都是小事,你替朕指挥殿前司指挥的妥当,朕为何要怪罪于你。”

  “谢陛下宽恕。”

  无须多言,圣上彻底将城阳一事翻篇了。

  谢彦的一举一动,都是站在他的立场上,替他办事。

  城中百姓无不感激,圣上夜半命令的及时,殿前司的人马很快在大雨中稳定住了民心,没有引起更大的恐慌。

  秦王昨夜入宫及时,圣上也嘉奖了他,如今被派去京郊各个村镇巡查、安抚受灾百姓。

  只有东宫太子那边昨晚反应的迟钝,直到传令的小黄门来才急急忙忙来了含元殿。

  赵恭近来忙着吏部考评一事,也是焦头烂额,圣上不忍怪罪,且令他继续在把手中的事情做完。

  东宫上下沉闷不已,太子阴郁的神情让人心惊胆战。

  殷氏见完娘家人,去与赵恭禀报。

  “殿下,妾已经告知娘家兄弟,让他们以东宫的名义广施粥棚,出钱在京郊建灾棚收留弱小。”

  赵恭过了一会儿点点头,面上却始终不悦。

  小郡主躲在门后悄悄看父母的脸色,见娘亲爹爹都沉重无比的样子,自己去端了点心,捧到爹爹面前。

  赵恭往常对女儿颇为宠爱,此刻心中烦躁,也没有好脸色。

  殷氏怕他迁怒女儿,叫人把小郡主抱了出去。

  “殿下,妾听闻守宫门的禁卫说,谢彦前脚离开,秦王便后脚入了宫,看二人来的方向都是一致。”

  赵恭一怒之下打翻了桌案上的器皿,瓷器破碎的声音尖锐,小郡主在偏殿听到爹爹发火,压抑住声音背对着嬷嬷哭了起来。

  嬷嬷心疼不已,轻轻拍着小郡主的后背安抚,“郡主不哭,不哭啊,别怕……”

  次日,就在京城一切行事有序,渐渐恢复秩序时,清早的城门刚刚开启,湿漉漉的地上有些发滑,行人寥寥,各个铺子也都推迟开张,举着旌旗的信使一骑绝尘,转眼从城门奔向了宫城。

  “报——急报!”

  前朝今日还在早朝,信使拿着令牌风尘仆仆跑进大殿。

  在一众绯红青蓝的官员诧异的目光中,跪在御前,说出了一个噩耗。

  “陛下!洛阳前夜地动,百川沸腾,山冢崪崩,伤亡者不计其数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cfsc.org。讽刺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fcfsc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